11月1日,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表示,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ppp市场,但一些地方把ppp模式简单作为政府投融资手段而积累的隐性风险仍然存在。他强调对这些问题应高度警觉并切实加以解决。
截至今年9月底,全国已进入开发阶段的ppp项目达6778个,总投资约10.1万亿元,其中已落地项目2388个,投资额约4.1万亿元。
史耀斌表示,经过四年努力,ppp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。建立了“五位一体”制度体系,形成了一个统一的ppp大市场,落地了一大批支持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项目。ppp改革促进了行政体制、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,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业态的创新,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、统筹政府市场两个资源方面,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。
“但是,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在ppp改革实践中,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,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,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、明股实债、政府变相兜底,重建设轻运营、绩效考核不完善,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,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。对此,我们应高度警觉并要切实加以解决。”史耀斌提醒称。
史耀斌表示,在新的历史方位下,要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,按照十九大整体部署精神和要求,提高规矩意识,维护市场秩序,强化管理,严控风险,保证ppp改革事业可持续发展。
主要措施有:
一是严守底线,狠抓规范管理。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,防止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,坚决剔除不规范项目。规范项目开发,不触底线、不碰红线,做真ppp项目。创新管理方式,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管理。
二是细化措施,严格风险控制。完善风险分担机制,防止风险不合理转移。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,严守财政支出10%的“红线”。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,严防表外业务风险。加强部门监管协同联控,预防金融财政风险。
三是把住关口,系统优化管理。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,充分利用市场创新智慧。把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,抓好公开公平采购,防止歧视和垄断。严格合同管理,规范绩效付费。鼓励融资创新,提高项目可融性,降低融资成本。
四是用好新科技,提升透明度建设。用好“互联网 ”和大数据技术,推进信息对称管理。细化披露标准,统一披露内容,用好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。
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,提高经济运行质量。细化绩效考核标准,完善按效付费机制,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。对无运营内容、无绩效考核机制、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。
史耀斌还强调称,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,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纲领,不断深化改革,努力开创ppp事业新局面。
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,创新发展动力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、效益和动力变革。创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,调动市场社会资源,确保实现十九大确定的重点发展目标。抓好地区、行业、项目示范,发挥新发展理念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二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,加强市场能力建设。配合做好ppp条例制定工作,统一顶层设计。出台ppp税收政策,制定金融支持政策,完善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。加强市场自律建设,规范第三方专业服务市场。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理论研究优势,更好发挥智库作用。
三是规范创新并重,坚持可持续发展。加大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力度。严格规范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,把好关口。创新优化风险分配,有效化解管理风险。
四是创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,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。提高支持民营企业的认识,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。保证企业合理投资收益,政府带头遵法履约。细化财政、金融、价格等支持措施,提高民营企业竞争能力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,完善政府支出责任预算约束管理。加快市场透明度建设,提高市场整体运行效率。
五是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,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发展战略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倡议不是对外援助计划,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”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支持企业以ppp模式参与“一带一路”项目建设。加强多双边合作,推动市场开放和政策协调,提高项目落地率。